首页

冷柔女王高跟踩踏调教

时间:2025-05-25 02:34:44 作者:2024浙江科技人才发展指数发布 浏览量:19271

  中新社林芝4月12日电 题:西藏墨脱春季采茶忙

  中新社记者 赵朗

  受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,4月的墨脱县正处于丰沛的雨季。云雾缭绕,雨从夜里下至次日中午没有停的迹象,背崩村的茶园内,村民们正忙碌采茶。

  墨脱是西藏自治区为数不多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县,2013年墨脱公路通车前,一直被称为“高原孤岛”。此时,这里与中国其他产茶地一样,迎来春茶采摘季。墨脱种茶的时间并不长,2012年试种,2013年大规模推广种植。自此,当地人被赋予茶农新身份,茶树成为滋养一方人的财富来源。

  茶园内,村民白玛次登和爱人正在采茶,动作娴熟快速,因长时间在雨中采茶,手指被泡得有些发白。他说:“春茶价格最好,今年茶青收购价格比去年高10多元(人民币,下同)每斤,所以下雨也不耽误村里人采摘。”

  白玛次登家里有12亩茶园,和其他村民一样,2013年开始种茶,“县政府给我们发了茶树,每人2亩的标准量。老婆学过炒茶,都是县政府组织人来教的。现在茶青都是卖给公司,更划算些。”

2024年4月,墨脱县背崩村村民白玛次登(左)和爱人正在采茶。 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

  茶园另一处,43岁的索朗旺前和爱人也正冒雨采茶。茶园是他们家庭的主要收入之一。没通公路前,墨脱是户外玩家的徒步胜地,背崩村所在的背崩乡是这条中国知名徒步线路上重要的休息补给点,所以索朗旺前和很多墨脱人一样都当过背夫。

  他说:“通车后的十来年,墨脱发展太快了,以前没见过的没用过的也都见识了,生活不知好了多少倍。赚钱机会也多了,可以去工地打工,也可以种茶。”不过,在索朗旺前看来,还是种茶更稳定些。

  从前,墨脱很多地方还延续着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。2013年,全长117公里的扎墨公路通车,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县不通公路的历史。交通变好,也吸引企业来投资兴业。

  墨脱茶企从只有1家发展到现在6家,规模不断扩大。墨脱十宝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超介绍,很看好墨脱茶叶的前景,单单西藏本地市场可以消耗掉他们企业产量的一半。目前,他们采用与村合作社、农户合作模式,与当地格林村合作成立茶叶品牌,帮助培养制茶师傅、销售能手。

图为2024年4月墨脱县背崩村村民采的茶青。 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

  他坦言,墨脱茶品牌知名度还需要扩大,这需要当地政府、各家茶企以及茶农等共同去努力。

  这些年,墨脱茶叶发展经历过高光,亦遭遇过市场低谷。墨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次仁乔介绍,茶园种植建设推广期内,每亩以4000元对茶农进行补贴,后期3年,向茶农发放每亩2400元的管理补贴,不断鼓励民众种茶的信心。发展中,也出现过茶企收购茶青能力有限,滞销的现象。如今,墨脱县引进茶企、制定推进茶产业发展奖励政策等,产业不断向好发展。

  目前,全县种植1.9万亩茶田,2023年,新建茶叶加工厂7处,新增茶叶加工、包装生产线6条。茶青收购量逐年激增,2023年达50.22万斤。

  次仁乔表示,作为年轻的茶叶产地,墨脱茶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如扩大品牌效应、改善劳动力短缺、完善管理等,均是当下及以后要努力的方向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8月LPR报价出炉:5年期维持在4.2%不变 1年期降10个基点

杭州10月2日电(记者 王昊)2日晚,杭州亚运会乒乓球项目最后一个单项结束。在男单决赛中,中国选手樊振东和王楚钦会师决赛,两人在决赛中针锋相对,一直战至决赛局,最终王楚钦4:3险胜,获得男单冠军。

北京城市副中心出台政策吸引网络视听企业集聚发展

中国老龄产业协会“适老居家环境”系列标准总负责人李文捷:“这几年明显感觉到,全社会供需两侧的认知都有明显提升,政策扶持也从民政补贴型走到了产业促进型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于这个工作,从最开始做养老服务、做辅具、做家具的一些企业开始做这个,到后面智慧化的企业、科技企业、设计企业、施工企业提供一些一站式、个性化的解决方案,这都是很明显的社会化水平的提高。”

西安街头响起非遗鼓乐 引人驻足欣赏

2024年7月18日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,明确提出要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。

中国烹饪协会:1-2月餐饮消费人气旺 现制饮品类餐企活跃

据了解,高某某一直有喜欢收集废旧物品,并堆放在楼道公共区域的习惯。居委会书记曾多次相劝,其行为不仅产生异味,招引鼠害虫害,更易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。但高某某一意孤行,继续霸占楼道。居委会看多次劝阻未果,不得已和物业人员亲自上门清理,由此出现开头那一幕。

非遗献礼祖国华诞 浙江瑞安展现“百工之乡”魅力

“实施‘人才+项目’双向赋能行动以来,费县统筹组织、招商、发改、科技、工信等部门力量,在重要人才引进上,考察人才项目的可行性、先进性以及与县内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结合程度等,放大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‘互促效应’。”费县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纪成永介绍说,近3年来,该县依托项目引进和集聚高层次人才39人,以人才引进落地高科技项目22个,将“科技变量”转化为“经济增量”,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提供持续推动力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